什么时候VR技术才可以让人类获得“永生”?
这并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
在某种程度上它真的可以成立
祭祖、缅怀亲人是清明节永恒的主题,而近年来社会数字化的迅猛发展,也使得VR扫墓、网络祭祀成为了热门的话题,为什么“VR+祭祀”的话题总来获得人们的青睐呢?原因简单来说,就是两点:一是基于传统观念与新观念的碰撞,二是此类活动本身的优点。
“VR+祭祀”不仅能使人们足不出户就感受到墓园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、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,而且还可以通过二维码一键扫描的方式游览逝者生前的录音、视频等相关资料,甚至还可以与逝者“见上最后一面”。
以前段时间韩国MBC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《遇见你》为例,可见VR技术有无限的可能促使“逝者再现”。
(该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一位母亲通过VR技术与因病逝世3年的女儿,在虚拟世界中见上最后一面的故事,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,但4天就在YouTube平台上获得了800万的播放量,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。)
相信很多人都希望通过VR技术与自己逝去的亲人见上最后一面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那位母亲一样幸运,能碰到MBC那样的团队,而且制作过程也非常的不容易,耗时8个月这部短片呈现在大家的眼前。
其实类似的虚拟复刻技术早在2012年就曾出现,但由于VR技术的局限性,虚拟出来的人基本是依托于CG特效制作技术,复刻的人也只能在二维屏幕上出现短暂出现,不能给人带来沉浸式的交互感。如果说立体感是VR给人们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,那么交互感就是VR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,没有交互体验的VR只能算是个半成品。
目前公认的VR交互共涉及8个技术:手势跟踪、方向追踪、语音交互、传感器、真实的场地、眼球追踪、动作捕捉和触觉反馈。触觉反馈被称为“VR的心脏”,在《遇见你》纪录片中体现为诺亦腾动作捕捉手套Hi5,给那位母亲带来的触碰到女儿的真实体验感;在《头号玩家》中则表现为传感VR手套和和体感服,能让玩家体验到真实的触摸感。
这些设备其实早在80年代就曾在实验室出现,在今天获得了长足的进步。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VR的发展又上了一层楼,根据2019年中国通信院发表的《虚拟(增强)实现白皮书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可知,VR的终极发展不再是梦,用户终将会迎来完全沉浸式的体验,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已。
VR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是输入和输出硬件设备带来的,而目前处于部分沉浸式阶段的VR技术指标,主要体现为1.5k-2k的单眼屏幕分辨率、100-200°的FOV视场角,15-20的PPD角分辨率,20毫秒MTP时延、4k/90FPS渲染处理能力等技术指标,但实际上市场上的部分产品的已超过这些参数,不过要想达到FI(完全沉浸)阶段8k以上的单眼屏幕分辨率、200°的FOV、60左右的PPD、16k/240FPS的渲染处理能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而在5G的发展趋势下,VR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春天,极低延迟、大宽带和海量接入的特点能极大的提升用户的体验:实现4G时代所传输渲染所达不到的网络速度,使得VR场景可以在云端进行渲染,为终端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画质,改善用户的不适感等。
就如30年前的今天,我们绝不会想到拿着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一样,说不定30年后的今天VR更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体验,到时候就不止可以完美的实现虚拟复刻技术了,更可以使人“永生”,但到了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不止要讨论技术问题了!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